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1章国策(1 / 2)





  离景原的这次封王,对于离平来说,其实也犹豫了许久。

  按照宗藩礼制,离景原跻身返虚之时,就已经应该正式封王。不过离景原刚刚破境入返虚之后,便跟随离平前往云州参加大战,自然也就没了机会。

  返回京城之后,离平其实一直都在犹豫,未来离景原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。司礼院的人,大概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,皇帝陛下之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他们明确的封号,不是因为想要玩什么权谋之道,只不过是因为离平自己也不没有下定决心而已!

  直到离景原返京的那一天,离平才终于下定决心。

  留川王。

  这是一个古来未有的封号,意义重大。

  一场大朝会之后,便是盛大的封王仪典。既然司礼院早有安排,这场仪典自然做的尽善尽美。而且,按照皇帝陛下的暗中授意,这场封王仪典,对整个咸安城修者公开,所有人都有资格现场观礼。当然,排不排的上你,另当别论。

  离景原的这场封王仪典,在大离官方的有心推动之下,几乎整个修真界都有所耳闻。这也是大离的目的所在,一位返虚战将的出现,在当下这个时代,远比一两位纯阳来的更有威慑力。离景原公开封王,既能震慑各方宵小,也能让大离百姓更有信心。

  不过,在这场封王仪典之后,离景原并未返回中州前线,而是暂时留在了咸安城,等待几日之后的某次小朝会。

  弘武七十八年,十月十三。

  咸安城养心阁内,一场小朝会如期召开。只不过,今日参加这场朝会的人,实在是有点多,让这场小朝会显得有些名不副实。

  重新起复并且终于升任首辅一职的果然翁余福,自然身在阁中。还有和果然翁同时起复,在返回朝堂之后越发老而弥坚的庆王,和余福两人一起,今日代表内阁参加了这场小朝会。

  两人之后,便是保和院院首屈突长青。这位距离名将仅差一线的老军头,今日便是代表大离军界的一部分,参加这场朝会。之前云州的大战当中,屈突长青坐镇后方,负责统辖调配后勤补给,保证大离前线战部的军需,也算是功劳极大。后来皇帝陛下返回咸安城后,对其更是多有嘉奖。

  除了屈突长青之外,当下大离四位名将,也无一缺席。虽然毅王爷离祚战死前线,但好在又有离景原补缺。但除离景原因为封王一事,目前真身在咸安城内,其他三位名将,都各有值守。有香帅之称的张香涛,这些年一直固守两江西北,阻挡两剑山和落霞岛。米晟驻守中州东线,负责拱卫咸安城的安危。韩药师自云州大战结束后,一直率部镇守在云州。云州那边,目前倒是还算太平。

  四位名将,加上保和院院首屈突长青,便代表了如今整个大离军方。

  洛氏家主洛向笛,今日也有幸参加了这场小朝会。只不过,今日这位洛氏家主,代表的可不是司礼院,而是洛家。今日这场小朝会上,京城四大家族的家主,亦是无一缺席。虽说如今天道威压减弱,返虚期插手红尘的反噬之力也不是绝对不能承受。但四大家族内部,依然还是以家主为代表。至于族内的返虚乃至纯阳,更多还是作为家族的中坚力量,而非主事之人。

  术业有专攻。

  若是让那些返虚老祖或者纯阳老祖来主持家事,一来会耽误他们自身的修行,二来他们也未必就能比几位在朝堂上厮混多年的家主做的更好。倒是那些小家族,这些年逐渐换了话事之人,多由族内返虚来执掌。至于结果,恐怕就是好坏参半了。

  咸安城四大家族,号称是与国同存,自大离开国起便已经存在。这万年以来,四大家族在各地开枝散叶,势力盘根错节。所以这四位家主,足可以代表大离治下的家族势力。

  钦天院院首孙康,今日自然也不会缺席。只是这位大离当代天机术第一人,今日自打进入养心阁后,便一直闭目养神,似乎是在打瞌睡。大家自然不相信,孙康真的是犯瞌睡,都在琢磨这个离都有名的老阴货,到底又打算起什么坏水。

  此外,今日还有三位纯阳,今日也参加了这场小朝会。这三位纯阳,都是目前大离的客卿,同时也是都是一方门派的看家老祖。这三位纯阳老祖,足可以代表大离治下的门派势力。

  还有那位分身以影首身份示人的老宦官墨貂寺,今日以影首的身份,同样立于下方。影卫的事情,历来都是大离的最高机密。对于影首的身份,历来都只有皇帝本人有资格知晓。所以哪怕老宦官此刻就站在养心阁内,也没人会将影首与这名老宦官联系到一切。因为老宦官本人,也参加的今日这场小朝会,而且就立于皇帝陛下身侧。

  一具道身,为影首,站在下面;一具真身,为咸安城的看门人,立于皇帝身侧。

  除了这些人之外,今日还有两个人的到来,让所有都有些出乎意料。

  恭王离景宜,福王离景仲。

  这两位,都是皇帝离平的亲兄弟,是昔日和离平争夺过皇位的兄弟。

  自离平登基之后,两人便远离了朝堂,彻底离开了人们的视线。至于原因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今日当两人重新出现在养心阁内的时候,大家才会觉得惊讶。

  今日养心阁内的这些人,可以说就是大离的最高层。

  大离的所有事情,都可以由这些人来决定。

  最终,当所有人都到齐了之后,身为大离皇帝的离平,终于姗姗来迟,落座于主位之上。

  不知为何,这一刻,看到养心阁内众人之后,离平忽然有了一种当年登基时的感觉。

  ‘我大离,人才济济啊!’

  这样的大离,当真会亡?

  怎么可能?

  离平微微摇了摇头,抛却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,终于开口。

  “今日,只议一件事。”

  “云州一战,朕寿元大减,最多还能活不到二十年。所以今日,我们要定下朕死后的大离国策。”

  “朕可以死,但大离,必须赢!”

  这一刻,养心阁内,所有人都神情肃穆。

  没有人不可以死,包括大离皇帝本人。

  但是大离,必须长存。

  大离亡了,他们所有人,以及身后的家族、门派,都绝无幸免之理。

  “今日诸卿可畅所欲言,无不可说之事,无不可谈之理。”说到这里,离平似是有意无意的瞥了眼按照礼制,站位距离他最近的恭王和福王,同时道:“今日我们必须要定下,未来大离朝哪个方向走。”

  就在离平刚刚说完之后,离景原迈出一步,道:“启禀陛下,臣以为,我大离应该先修养生息,积蓄力量。等天九宫宫主坐化之后,拿下西北灵州之地。灵州之战后,我朝可借道西漠,三线进攻炎州……”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养心阁内,只有离景原一人滔滔不绝,陈说利弊。至于其他人,当下就只有听着的份。

  执掌钦天院多年的孙康,看着不远处的离景原,忽然觉得有些乏味。

  像今日这样的小朝会,他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了。

  不是单纯的小朝会,而是像今日这样的小朝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