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0章留川王(1 / 2)





  弘武七十八年,京城的第一场雪,比以往来的稍早了一些。

  在这场大雪落下之前,有个消息已经传遍了咸安城:坐镇中州北线的离景原,不日即将返回咸安城,正式封王。

  对于这个消息,咸安城内,没谁觉得奇怪。很多人甚至觉得,已经来的有些晚了。

  身为大离目前执掌北线的返虚名将,按照大离礼制,离景原早就该封王了。大离祖制规定,凡皇族跻身返虚,便有资格封王,坐镇一方。离景原自然符合这个标准,再加上其身为名将,又在之前的云州战事当中,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击退了天九宫援兵。后来在毅王爷死后,又火速坐镇中州北线,挡住冰原方面的入侵。

  不管是资历还是功劳,离景原都早就够封王了。只是之前大离一直处在极为繁忙的时候,先是进攻云州,然后又回防中州,就没抽出时间来给离景原封王。

  以大离礼制,但凡封王,是需要返回咸安城受封的。

  离景原之前坐镇中州北线,肯定是没这个时间。

  而如今,既然已经有了要封王的消息,那也就意味着,中州北线目前已经彻底安定了下来。就算离景原这位主帅,暂时离开,也不会影响大局。

  这倒是个好消息。

  不过,咸安城百姓们最关心的,还是离景原的封号问题。几乎所有人都好奇,离景原最后的封号是什么。

  按照大离祖制,以往只有三种人可以封王。第一种是当代大离皇帝的亲子,成年即可封王;第二种是宗室,或者跻身返虚,或者为大离立下大功,都可封王。第三种便是几大圣地的掌门,但人家几乎不在乎这个。

  当然,进入弘武一朝之后,又有了第四种可能。那就是让大离出于某种目的,不得不低头主动封王的。这一类,目前一共就只有三人,已经改弦易辙的奉阳王乐北亭,以一己之力挑战蛮荒的两剑山顾飞鱼,还有在东海成功开界的东海王卫易。

  大体上来说,就只有这四种。

  抛去第三种和第四种不谈,只说前两种。同样都是封王,封号也是有很大讲究的。最为尊贵的是单字王,历代大离皇帝亲子,受封便是单字王。除此之外,宗室当中,只有贡献极大的,才有资格去受封单字王。比如当年的毅王爷离祚,最初镇守潇湘之时,原本封号为武毅二字。后来离祚在潇湘镇守百年,建立潇湘铁血军团,阻挡妖族北上。又回京担任首辅,辅佐弘武新帝。直到弘武年间,才将那个武字去掉,彻底受封为毅王。

  而两字王当中,又分成好几类。最贵重的便是以界名为封号的两字王,比如雷州王、两江王之类,但是这种两字王,往往比单字王更加稀少,因为那几乎意味着将一界之地,彻底封给这位宗室。只要其坐镇此界期间,就连咸安城都未必会太过插手。其次便是以某个大府之名为封号,比如目前大离宗室当中的几位纯阳,雷炎王和青阳王之流,就都属于此类。还有那位曾执掌宗正院的庆王,封号其实是庆宣王,以中州南部的庆宣府为封号。只不过朝堂上以此人权势极盛,作为宗室代表,故而大家习惯性称之为庆王。

  再之后,便是以修真界一些较为有名的名山大川为封号,这类王则又低了一等,一般都是普通返虚。不过,此类王又有特殊。自大离开国以来,有些特别重要的名山大川,比如坤卢山、留川河、临兰江等等,就都未曾有人得此殊荣。

  最后,还有一种,便是以某种美字为名封王。比如当年的毅王爷,因为未达返虚,但却为大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,以此类封王最佳。

  最近一个多月以来,有关离景原封号的话题,几乎成了离都百姓最热门的谈资。因为按照大离礼制,朝廷给什么样的封号,能够代表了太多的东西。很多人认为,虽然离景原在云州战功卓著,后来又守住的中州北线,功劳极大。但要说直接受封单字王,还是不太可能的。将来或许有可能,但肯定不是现在。

  至于两字王的话,一般的封号,肯定配不上离景原。像之前毅王爷那样,以美字名受封也不可能,因为离景原如今已是返虚。所以大家猜测,最后朝廷极有可能会以某个界城之名,或者以某个比较重要的名山大川之名,为离景原封王。不过这两者之间,亦有区别。

  如果受封前者的话,意味着在那位陛下心中,离景原未来将会坐镇外地,成为一名边疆藩王。手握一界力量,拱卫大离,成为真正的一方霸主。而如果是后者的话,那意味着离景原未来恐怕就会久居中枢,发挥截然不同的作用。

  当然,要往细处说的话,这里面的讲究,可就太多了。

  不过,关于此事的准确答案,却始终没有任何准确可靠的消息流传出来。这一点,不光是普通的离都百姓不知道,就算是那些久居庙堂的大离重臣,一样对此完全不知。甚至就连主管此事的司礼院,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。

  皇帝陛下只是告诉司礼院,今年年底之前,离景原一定会返回京城受封。至于封什么王,皇帝陛下压根就没提过。

  这可就难坏了司礼院的一众相关职司。

  照理来说,筹备封王仪典等一系列的事情,这种要务,肯定得有司礼院院首拍板。但是目前司礼院院首,恰好正是京城四家之一的洛氏家主洛向笛。而这位洛家家主,恰好又是离景原的岳父。出于避嫌之故,这位洛氏家主在皇帝陛下宣布要封王之后,直接站出来以此为由,躲掉了此事,皇帝陛下则全然应允。

  至于司礼院的几位副院首,那就更是装病的装病,请假的请假,似乎无一人敢在此事上做主。

  这也难怪,谁都看得出来,离景原作为当下大离最年轻的名将,日后肯定会成为朝堂上首屈一指的重要角色。封号一事,恰似给这位离景原定下未来的基准。除了皇帝陛下之外,谁敢开这个口?偏偏皇帝陛下又没有明确开口,仿佛是忘了此事一样

  问题是,皇帝陛下不开口,司礼院该按何种礼制去准备啊?

  要知道,封号不同,所享受的待遇、礼制,都截然不同。别的不说,光是司礼院这边该给新王配置的王袍,就没法定制。一味拖延?更不行!离景原军务繁忙,只要回京,马上就得进行封王仪典。这到时候司礼院若是没准备好的话,整个司礼院估计都得承受皇帝陛下的雷霆之怒。

  在一位院首三位副院首尽皆告假之后,为离景原准备封王仪典的差事,就落到了司礼院一品执事赵尧的头上。

  赵尧顿时欲哭无泪。

  几年之前,东海成界的时候,几位大人便玩了这么一遭。好在他后来猜对了陛下的心思,让那位东海界主封王东海,这才将一场祸事变成了一场幸事。事后赵尧回到赵家祖地,从老祖宗开始挨个磕头,一代代磕了个遍,感谢祖宗保佑。可是这才过几年?怎么又赶上这种事情了?

  最后,被逼的又一次走投无路的赵尧,又使出了当年的看家本事。

  扔灵钱。

  赵尧将目前大离直辖几界的界城名,还有修真界最有名的十几处名山大川的名字,都写在了灵钱上,最后随意一抛,听天由命。

  只是,当赵尧翻过那最后选出来的灵钱,看清楚上面的字以后,顿时更加觉得生不如死了。

  留川。

  灵钱上面,只有留川二字。

  “他娘的,这是想让我死啊!”赵尧泛着哭腔将灵钱猛地掷在地上,沉默半晌之后,又再次捡起。

  留川河,这可是修真界第一大河。赵尧无论如何都不认为,离景原有资格以这两个字作为封号。

  “算了,就是你了。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!留川王就留川王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