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0)(2 / 2)

  而后马车上那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,也令他有醍醐灌顶之感,加上贾玩这身好皮囊这个弟弟肯同他亲近,他求之不得呢,又怎么会不高兴?

  宝玉带了两人,脚步轻快的回了自己的屋子,进门便道:晴雯,快把我前儿收的砚台取出来,还有那块徽墨,也一并拿来。

  果然是好砚,材质且不说,难得的是心思巧妙,造型全不似一般的厚重端方,反而显得灵巧别致,让黛玉爱不释手。

  正说着话,赏着画,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,带着一个脸生的嬷嬷进来,笑道:林姑娘,姨太太派人送花儿来了。

  那脸生的嬷嬷捧着花匣子,笑道:这是我家太太新得的,宫里制的新鲜样子的堆纱花儿,特意送来给姑娘们带,太太交代了,林姑娘四枝,其余姑娘和琏二奶奶各两支。

  宝玉在这上面素来上心,道:拿来我看看。

  接了花匣子打开,黛玉就在宝玉手中看了眼,道:怎么还是满的,其他姐妹们的还没送去吗?

  那嬷嬷笑道:姑娘是客,自然先挑。

  黛玉笑道:可见我今儿来的巧,倒蹭了姨太太的花儿带。

  嬷嬷道:姑娘说哪里话,便是姑娘今儿不来,咱们太太也会派人给姑娘送去呢!

  贾玩正闲闲的喝茶,闻言看了她一眼:便宜话倒会说,若黛玉今儿不来,那几只宫花,能送的进林府才怪不过黛玉今儿不来,明儿也会来就是了。

  开口问道:我听说,薛大哥哥在金陵招了官司,是因为争买一个丫头,却不知那丫头如今身在何处?

  嬷嬷笑道:自然是跟着我们一起来了,现如今就在府里住着呢!

  贾玩笑道:我常听人说,姨太太一向怜贫惜弱,最是菩萨心肠。既已知道那丫头是被拐子拐来的,且拐子既已抓住了,花的身价银子也有了着落,想来已经还了那丫头的自由身?

  嬷嬷的笑容有些勉强起来,道:那香菱的卖身银子,我们家并没讨回来。

  他们丫头也抢了,人也杀了,哪还会去问那拐子讨什么身家银子。

  贾玩哦了一声,道:既没讨回来,想来是给了那个叫香菱的丫头了?

  见嬷嬷呐呐无语,贾玩咦了一声,道:竟然没有吗?

  神色一冷,道:这就可笑了,银子讨不讨回来,是你们自己的事,可明知那个叫香菱的丫头,不是那拐子的女儿,你们把银子扔给那拐子,便算买了人家了这是什么道理?

  莫不是他薛大公子看上谁了,随意扔点银子不拘给什么人,就算是买了人家了?真是好生霸气,看来以后我都不敢随意上街了。

  那婆子已经臊得满脸通红,吭吭哧哧的说不出话来,周瑞家的赔笑道:玩二爷有所不知,姨奶奶是看那个叫香菱的丫头可怜,年轻姑娘家,无依无靠的,且以前的事一丁点儿都记不得了,所以才带在身边

  贾玩道:这却更可笑了,街上头上插了草标无依无靠的人多的是,莫不是可怜她们,就是一文钱不给的让她们签了卖身契做奴才?

  好心,屁的好心,好心还把人卖身契攥着?

  周瑞家的也一声不敢再出。

  宝玉有心圆两句,却也不知说什么好。

  黛玉笑道:嬷嬷莫怪,两边府里的人都知道,我这个师弟,平生最恨拐子,说话难免直了些,不必放在心上。

  一声师弟,却是把贾玩揽到了她和林家那边。

  又道:我平日不爱戴这些花儿朵儿的,收了白放着可惜了,嬷嬷还是拿回去给宝姐姐戴吧!

  周瑞家的两人再不敢多说什么,从宝玉手上接了匣子,汗流浃背的去了。

  黛玉一指头戳在贾玩脑门上,道:人家好心来送花儿,偏你话多,信不信这些话儿,不到晚上就传的阖府都知道?

  贾玩道:阖府都知道才好呢,他们臊了,以后才不会来招惹咱们,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人!

  拐子固然可恶,难道明知道是拐子拐来的孩子,还要买,甚至强买的人,就不可恶?

  宝玉忍不住道:你说别人也就罢了,可宝姐姐却是不一样的,她对香菱也心疼的紧呢!

  贾玩道:若你那宝姐姐所谓的心疼,就是说几句可怜,这样的好人,我可不敢认识!

  第14章

  贾玩的话,宝玉并不完全认同,在他看来,薛姨妈收容香菱,并不是什么坏事,更不是存了什么坏心。

  只看他房里的丫头,事情不多,也无人打骂,过得轻松自在,吃穿用度比外面小家户的小姐还要强些,没见府里撵人出府的时候,一个个哭的成什么样儿,可见外面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
  香菱一个孤苦伶仃的姑娘家,若流落在外,可如何过活?

  只是关于身家银子的事儿,他却无从反驳,他的想法和大多数人一样:薛潘买丫头,是给足了银子的,那么人自然就该是他的,至于那拐子有没有资格卖那丫头,那丫头自己又如何着想谁会理这个?

  又想起贾玩先前讲的故事来,不由自省,他是不是也和故事里的那个书生一样,素日自以为体贴,却从未设身处地的考虑过她们的感受?

  黛玉见宝玉忽然眼睛发直,失了言语,知道他又发了痴了,也不理他,带了贾玩出来,去寻惜春她们。

  黛玉并无亲兄弟,如今林如海收了贾玩为徒,连去衙门都带在身边,其喜爱看重可想而知,黛玉自然也爱屋及乌。

  她时常自叹不是男儿,不能替父亲分忧,如今有了师弟,便将他当亲弟弟一般看待。

  这段时间以来,偶尔林如海太忙时,会让黛玉盯着贾玩读书,是以两人便是闲聊,黛玉的言语中也带了几分考较之意。

  黛玉比贾玩大了近三岁,又天资聪颖,六岁时便读完了四书,肚子里的学问绝非贾玩这等起步晚,且三心二意的家伙能比的,好在林如海教导有方,加上贾玩肚子里稀奇古怪的玩意不少,也能唬的住人。

  便是如此,待见到惜春时,贾玩也如蒙大赦,忙不迭的拉着惜春去一旁说话,黛玉噗嗤一声失笑,进了探春的屋子。

  贾玩纳罕道:以前你不是说,林姐姐最爱哭吗?怎么我看着不像。

  分明是个爱说爱笑的美少女,就是身子骨弱了点儿。

  惜春笑道:先前林姑母刚刚去世,林姐姐千里迢迢来投亲,寄人篱下不说,又伤心林姑母,又担心林姑父,还有那些势力眼的丫头婆子说酸话儿,她满腹的心酸无处排遣,自然伤感。

  后来林姑父陆陆续续送了好些东西和人过来,你又去了江南,陪在林姑父身边,林姐姐少了许多心事,自然就哭的少了,再后来,林姑父升了官儿,到了京城,林姐姐回了家,就更不必哭了。

  又笑道:要像你说的,没甚缘由就整日里哭个没完,那成什么了。

  贾玩一想也是,于是将林如海说的,要带他出京,并让惜春搬去和黛玉作伴的事儿说了,惜春笑道:倒还等着你来说?林姐姐早便和我说过了。

  贾玩道:我是代表师傅来的,自然又不同。你要先应了,师傅才好来同老太太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