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7)(1 / 2)





  其二,人心易变,不如等先看清再说。

  林如海话未说透,贾玩却懂了。

  他原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虽不爱读书,但哪怕日常无意间累积的量,也非同小可,虽多是一些无聊无用的文字,但和这个世界的普通人相比,见识却不可谓不广。

  历史上从不缺乏一时落魄,后又一飞冲天的人物,对于那些在落魄时帮过自己的人,有的,会铭记一生,有的,当时感激涕零,时过境迁,却将这些见证过自己最狼狈模样的人,视为眼中钉、肉中刺,直欲除之而后快。

  谁也不知道那少年,会是前者,还是后者,或本是前者,也可能变成后者。

  林如海的态度,也侧面印证了那少年的身份,高到了何种程度。如只是普通权贵子弟,贾玩自己也是国公府出身,大家难兄难弟,何必如此慎重?

  笑了笑道:那便不见吧!

  原不过是相互取暖,熬过一段最黑暗的岁月罢了,如今知道各自平安,也就够了,不见也罢。

  林如海手抚长须,点头微笑道:贤侄,我欲收你为入室弟子,你意下如何?

  这话题变得实在太快,贾玩一时反应不过来:啊?

  林如海讶然道:莫不是贤侄觉得我才疏学浅,做不得你的先生?

  不不不是,贾玩摆手道:林姑父探花出身,才高八斗,天下仕子谁不想拜在姑父门下?可是我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啊,而且我也

  他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,低声咕哝:不喜欢读书。

  开什么国际玩笑?

  他可是连都看不进去的人,让他像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,把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,《史记》《汉书》讲得头头是道,就着短短的一句话,洋洋洒洒写出几百字论文呵呵,还是杀了他算了。

  林如海道:不喜欢读书没关系,琴棋书画老夫也稍有涉猎

  林姑父!

  贾玩可怜巴巴的看着林如海,一双亮晶晶的黑眸里写着三个大字:求放过。

  林如海摇头失笑,道:老夫想要收你为弟子,主要是爱才心切。你被贼人关押数十日,依旧从容不迫,行止有度,不见丝毫惶然怯懦,可见心性;你能自行从贼人手中脱身,可见智计;你脱身第一件事,便是襄助那些被拐的孩子,可见人品;你明知那少年身份贵重,可与你荣华富贵,却不受其诱惑,可见心胸你不过八岁稚童,便有此气象,老夫岂能不见猎心喜?

  贾玩若果然是八岁稚童,只怕早被他夸的找不到北了,现在当然不会如此 ,问道:林姑父说,主要是爱才心切,那次要呢?

  林如海见状,越加欣慰,哈哈一笑,道:其二嘛,便是我欠了你两个大大的人情,我又身无长物,只好以此相报了。

  贾玩愕然道:怎么说?

  不明明是他欠了林如海一个大大的人情吗?

  林如海道:其一,那少年对你而言,福祸未知,但对我而言,却是真正的贵人,日后我或可凭此平步青云也未可知。

  其二,他顿了顿,看了贾玩一眼,微一沉吟才道:你需知自开国以来,朝廷一向薄赋税、轻徭役,好令百姓休养生息,只是遇到灾情频发,边关战事,便会财政吃紧幸得朝廷实行盐铁专卖,岁入颇丰,才得勉力支撑。

  然则两年前新皇登基,盐税竟一下子少了三成,以至朝廷捉襟见肘,竟靠着陛下私库才撑了下来

  贾玩恍然,道:所以陛下才钦点了林姑父为巡盐御史?

  林如海道:除了老夫,还有扬州知府,皆是陛下钦点。只是这边形式复杂,官员、盐商、漕帮早就是铁板一块,竟是屡屡受挫需知再不能解决此事,陛下便唯有加赋一途,可陛下登基不过两载,贸然加赋,让天下百姓如何着想?

  我这正焦头烂额,可巧前日你来了,因拐卖孩童之事,误打误撞的将漕帮切开了一个口子你说是不是帮了我的大忙?

  贾玩不答,诧异道:太上皇既这般不喜欢陛下,为何又要将皇位让出来?

  林如海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,看向贾玩:嗯?

  第9章

  林如海这声意味不明的嗯,甚至无意识的带上了几分威压。

  当今天子与太上皇不睦,对朝中重臣、天子近臣而言,算不得什么秘密,然则贾家荣宁二府日渐衰败,并无什么出色子孙,在朝中早被边缘化,这些事怕是贾政都未必明了,他一个八岁的幼童又从何得知?

  却听贾玩道:若非太上皇对陛下不满,盐税怎么会在陛下登基第一年,就少了这么多?

  他前世大学毕业,进入职场不到一年便穿了,经历虽少,但没见过猪跑总吃过猪肉,基本常识还是有的。

  公司换了老板,作为员工,哪怕平时最偷奸耍滑的刺头儿,也要老实几天,以免新官上任三把火,烧到了自己的头上,等日子久了,渐渐摸清了新老板的脾气,或故态复萌,或变本加厉,或兢兢业业哪有一开始,就明目张胆跟新老板作对的?

  若说是欺负新老板不知道里面的门门道道,给他一个下马威,却可笑了便是新老板不懂,可旧老板不还在吗?

  所以若果真有人这样做了,要么是早就准备卷铺盖走人了,要么就是身后有更大的靠山。

  敢问比皇帝还要大的靠山,还能是谁?

  虽官场和职场不尽相同,可也有共通之处,所谓以小见大,便是如此。

  林如海苦笑:贾玩的推断,在他看来并不严谨,这里面盘根错节,所涉人事极为复杂,岂能因这个,就断言皇上与太上皇不合?可偏偏最后的结论却又对了,竟让他一时无言以对。

  贾玩却全然没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语,见林如海不答,便不再纠缠这个问题,反正他也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,道:林姑父在写信回去给老太太时,可否隐了我跳船逃生这一节,只说我是姑父在船上救的?老太太年纪大了,我不想她为此担惊受怕。

  林如海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,道:若是如此,我岂不又白赚了一个人情?

  这小鬼都已经平安脱险,哪来的什么担惊受怕,只怕是怕麻烦居多。

  贾玩道:再大的人情,能大的过老太太帮林姑父教养林姐姐?林姑父用小侄的事还报一回,林姐姐在那边的日子,也能好过些。

  贾玩虽在林府住了几日,但两人说话不过两次,且事情又多又急,是以竟直到此刻才第一次提到黛玉,林如海脸色微变,道:玉儿在荣国府过得不好?

  贾玩道:我因嗜睡的毛病,没能见着林姐姐,只是听家姐提及,老太太是很心疼林姐姐的,但她毕竟年纪大了,管家的二太太,却不怎么喜欢林姐姐。

  偏林姐姐心思又细,我走的时候,林姐姐不过去了几日,听说已哭了好几场,颇为自苦。

  林如海叹了口气,皱眉不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