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我靠给儿子花钱当富婆第123节(1 / 2)





  第二天去上班,一到公司里,褚纱纱先给自己泡了杯咖啡提神。

  小组长新官上任,跟刘强的高强度赶工不一样,新任的小组长为了迅速的站稳脚跟,除了在刘强的高强度上赶工外,还增加了规定明细,针对员工在工作中的情况进行了新规-扣款。

  没有达到标准或者在行为规范外的都属于不遵守工作制度,计算在考核之类,褚纱纱在新规实施后已经记录了好几条不合规范了。

  同事现在上班已经不敢找褚纱纱说两句闲话了。

  褚纱纱忙着工作,手机铃声响起,褚纱纱看了眼接通,手上打字的动作没有停下,“德贵叔,怎么了?”

  “工厂的维护费用我记得还没有到期吧?”

  这又是一笔大开支。

  德贵叔是两个废弃工厂的守厂员,随着他的话,褚纱纱打字的动作渐渐停了下来。

  新任小组长看了看时间:“褚纱纱,五分钟了。”

  因为私事耽误工作,超过五分钟,要被考核记录一次。

  扣钱。

  德贵叔是给褚纱纱报信的,她的两个废弃厂子被划入了征地范围,上个月丈量的,现在已经确定下来了,她这两个厂子也划分在范围内,需要她一个星期后去签意向书。

  褚纱纱脑子有些迷糊:“好,我知道了,谢谢你德贵叔。”

  虽然到时候也会有人给她打电话,但德贵叔打电话来通知她一声,还是有心了。

  “褚纱纱,你听到了没有!”

  褚纱纱侧了侧脸,极其傲慢的瞥了小组长一眼。

  她强忍住心中的尖叫声。

  金钱给了她勇气:“知道了知道了,你爱扣扣,不扣拉到。”

  对一个拆迁户说扣钱,可笑呢。

  第87章

  褚纱纱两个很久没有过过二人世界了。

  安毅他们这周上完课也要放假了,最近学校连着开了好几场会,主旨就是要让他们做好学生的放假工作,把手上的教学做好安排。

  老师们都在做自己的安排,安毅也是,把所有的工作安排好,到下班时间,他把钥匙放进公文包里,提着要往车库走。

  路上碰到了高老师,高老师也准备回家,说起之前夏倩倩跟他小舅子的事情,高老师还有点遗憾:“他们要是不离婚,咱们好歹也是亲戚了。”

  不过随后高老师也不得不承认,他那个小舅子方成是个扶不起的:“挣的钱全部投进股市去了,还说他有关系,能挣,我记得去年有几个月股市是挣钱,他就是看人家去年股市能挣钱,今年非要弄,前几天他姐去他账户看了,亏得本都没了,你们那表妹离了也好。”

  高老师他们不知道褚纱纱跟夏倩倩两家的关系并不好,夏倩倩跟方成没说,褚纱纱也没说自己娘家的情况,导致高老师现在还以为褚纱纱跟夏倩倩就是普通表姐妹。

  表姐妹是亲戚,这也是亲近的了,都是要走动的。

  安毅不喜欢解释,跟高老师走在路上,只是淡淡的听高老师说。

  高老师他们整个办公室都习惯了,高老师也没奢望他回话,说了两句关于夏倩倩和方成的事,高老师就不提他们了。

  说长倒短那是妇女干的事,事关亲戚高老师才说了两句,他说起来:“等放假了,我们要不要找个农庄去住几天,也当交流交流。”

  相当于开同学会的意思。

  安毅想了想,并没有拒绝:“能不能带家属?”

  老师们聚会跟平常的同学会又不一样了,老师们大部分都已经是有家室的了,他们的聚会也很含蓄收敛,就是找个地方住几天,大家交流交流,出去看看山山水水。

  高老师点头:“能啊怎么不能了。不过我记得你妻子在上班呢?”

  提起褚纱纱,安毅眼中带着点笑意:“她是在上班。”

  “是我儿子。”

  安毅说着,想起了老家的强强,加了句:“还有一个外甥。”

  安毅他们没跟父母住,平常就是小两口跟儿子,褚纱纱上班,暑假带人的事就落在了安毅头上。

  高老师从前在家的时候,儿子高雄一直都是高太太带着的,只有在辅导功课的时候才是高老师辅导,高太太就去厨房里准备一家人的饭菜。平常时候的衣食住行都是高太太安排,高老师也没有单独的带过。

  高老师无法想象安毅这样疏离的人竟然会带孩子。

  他有些吃惊:“安老师,带孩子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呢,你可要想好了,一般来说,孩子还是妈妈带比较好,她们女人比较心细。”

  高太太每次都是这样说的,说要是他带孩子,高雄可能早就饱一顿饿一顿了,要穿脏衣服了。

  高老师是怕安毅没带过人,贸然开始带,又带不好。

  安毅知道高老师是为他好,解释道:“他很乖的,很好带。最近放假在他爷爷奶奶家里。”

  去年寒假已经带过了,安毅觉得他们父子两个相处得是很愉快的。纱纱提前交代过,有些东西不给他买,安毅看一遍就记下来了,平常他也烧饭,陪小奶包看画册,他去玩具房玩了,安毅就自己看看书。

  偶尔他们父子两也出去超市和公园里到处走走,等他跟小区的小朋友们玩好了就带着人回家。家长只要注意一些,细心一些,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,带人也并不是非要等女人来的。

  他们家奉行的是谁有空谁带人,都没有空,他带。

  高老师点头:“你心里有数就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