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辗转思第239节(2 / 2)


  李绝道:“太上皇还不如别给朕这机会,直接把那些人全杀了,朕反而轻松。”

  “你怎么还弄不明白,”太上皇叹息:“你并不是要杀那些人,只是要杀庾凤臣而已,对吗?可是你要真杀了他,你以为,你心心念念的人会如何?你可别给她守寡的机会才好。”

  那天,李绝跟燕王对峙。

  进宫的那些朝臣中,自然不乏燕王的追随者,但兵部尚书等几位,却是偏向李绝。

  正在一触即发的时候,内侍突然来报说,皇帝醒了!

  皇帝不仅醒了,而且,皇帝还提前准备了一道“遗诏”。

  只要他遭遇不测,事情危急的时候,近身太监便可以拿出遗诏宣读。

  幸而用不上。

  事实上,皇帝确实是给冷华枫气的吐血昏厥,但并不是一直都昏迷不醒的。

  其实在皇后来探望他的时候,皇帝已经醒了。

  只是因为知道李绝不在宫中,而且又想看看在这种情况下,身边的人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,所以才假装昏迷未醒。

  果然,这么一来,谁是燕王一派的,谁居心叵测,都是清楚明白地浮上水面了。

  皇帝既醒来,李振惨然。

  群臣伏地无声。

  唯一不能心服的是皇后。

  皇后虽是想扶持燕王,却并没有就真的盼着皇帝驾崩,但见皇帝处心积虑地给李绝铺路,而她的图谋却已然落空。皇后不免惊怒。

  但皇帝的一番话,让皇后逐渐地冷静下来。

  “朕是偏爱铖御,但如果太子还好端端地在,朕不会把皇位传给他人,而铖御一定会是太子身边最得力的左膀右臂。”

  这一句话,便将皇后镇住。

  皇帝又道:“朕知道你的心结是什么……朕可以告诉你,铖御只要继位,就是你我膝下的孩子,朕是他的父皇,而你,是他的母后,听清楚了吗?只有你是!没有别人。”

  皇后汗毛倒立,迟疑地问:“皇上你说……冷华枫……”

  “她,是信王太妃。”皇帝淡淡地,“不是吗?”

  皇帝没有把李绝的身份公之于众,一是,不必再掀起其他的波澜;二,如果宣告李绝是他跟信王太妃之子,会伤及很多人,比如死去的李益都,比如李绝自己,甚至皇室体面。但同时,会让李绝这辈子,都摆不脱冷华枫的阴影。

  如今,只要让李绝以侄儿的身份,认在帝系之下,就已经是顺理成章,体体面面了。

  也杜绝了那个女人,以后会仗着“皇太后”的身份再如何的可能。

  而皇后最气不过的,也正是这个。

  她本来也不喜欢燕王,只是李绝身后有个冷华枫,两害相权取其轻,所以才宁肯去扶持燕王。

  如今听皇帝把话说明白,皇后心头不免一宽。

  而皇帝没有计较她在危急之后跟燕王篡逆之举,已经是格外开恩了,恐怕还是看在死去的孝安太子面上。

  一想到这个,又悲从中来,大哭一场,却也释怀。

  所以,就连皇后,也不再反对。

  皇帝替李绝想的极为周到,他其实完全可以在李绝继位后,让他去处置那些逆臣。

  但如果那样做,新帝继位第一件事就是杀戮,未免不祥,也不利于笼络安抚人心。

  所以皇帝在发上谕退位之前,先一步将跟燕王篡逆的朝臣们尽数拿下。

  该杀的杀了,至于赦免之类,则是新帝的恩典。

  不过,其中有一位,却最为棘手。

  那就是庾凤臣。

  庾约本来“干干净净”,但偏偏是在那天,他好像亲自拱手把个明显篡逆的罪证送到跟前。

  ——那就是京内调动的五千军马。

  庾约虽是京畿二十三县的总军司,但京城内的兵力调动,非同小可,每一次的调用,必须要经过皇帝批示。

  如果擅自调拨,视同谋逆。

  偏偏是在燕王跟李绝对上那天,有人拿着庾约的手令,去调动了兵马。

  所以庾约在进宫路上听人禀告,才会那么震惊。

  因为这命令,不是他下的,甚至甘泉都不知道。

  当天,去往国公府的大理寺跟御史台的人,便是因为此事而封锁了国公府。

  只是庾约的身份毕竟非同一般,要动他,也要掂量掂量他手底二十三县的兵马之稳定局面。

  而且在燕王宫变的时候,他也不在现场,所以暂时只是将他羁押,配合审讯,并没有就进一步动作。

  那天,大理寺跟御史台封住国公府后,消息再也压不住,里头的老太君终究知道了,女眷们甚是慌张。

  庾轩着急返回,跟在府内坐镇的御史台和大理寺的大人们交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