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7章妖皇宣言(1 / 2)





  卫易这次来朝歌城,既是恰逢其会,同时也是为了坐镇此地,以防不测。

  范梧策划的这场论道,影响了整个修真界,规模之大,再加上又是当下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和地点。这场论道,注定会载入史册。所以,妖族那边不可能不知道此事,自然也能推测出这场论道的影响。

  如果卫易是妖族那边的主事者,多半会趁着这个机会,偷袭朝歌城。若是能毁掉这座大城,同时震慑住这群他界修者的话,自然是最好的结果。所以卫易就需要暂时坐镇这里,以防不测。

  只有极少数天玄宗高层知道,早在十二座大城开始建造之前,天玄宗就已经在这十二座巨城周围,偷偷藏了洞天世界过去,并且在里面藏了大量的神力修者。一旦真的有妖族高手前来偷袭,卫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,而且可以同时组成一尊无敌的战争巨人,镇压一切大敌。

  如此,可保万全。

  参与朝歌城论道的那些外来修士,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,其实就在他们来朝歌城期间,妖族就已经有过数次截杀的行径。甚至就连纯阳妖圣级别的战力,都有出手。可惜在卫易的保护下,这些来自妖族的偷袭,无一例外,都被打了回去,而且基本上都没影响到朝歌城这边。这就导致之前虽然连续发生了几场大战,但朝歌城的外地修者,对此却都一无所知。

  天玄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
  只有让大家感觉到,妖族也没什么可怕的,不过是他们可以轻易杀戮的对象,才会有更多的后方强者,愿意来前线战斗。这种做法,虽然有些阴诡,但当下也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  卫易今日不曾出城,也不曾去见今日来到朝歌城这边的各路高手。

  其实卫易公开坐镇于朝歌城,还有一个目的,那就是以他的存在,吸引各路高手过来。这段时间,不乏他界返虚以上的高手,陆续抵达了前线,其中至少有一半都直接冲着卫易的名声,来到了朝歌城。

  对于这些外来高手,卫易也是尽可能的礼贤下士。只要是返虚以上的强者,或者其他修炼界某个大家族的族长,某个大门派的掌门,卫易一律都会见一面。毕竟,人家的地盘远在千里之外,不论大小,既然来到前线,帮天玄宗一起拼命,那么天玄宗这个地主,就该进一进自己的义务,好好招待一下这些客人。

  这段时间来前线的返虚高手,其实多半都是散修,或者和修真界几家顶级大势力,没那么深瓜葛的强者。至于说几大圣地的返虚高手,他们想要来,首先得经过各自身后圣地的同意才行。

  明媚春光之中,卫易来到城外一座刚刚建造不久的小镇。这次来朝歌城的外来修士,数量不少。而朝歌城又是为了战争修建,城内并无多余的住处,更无任何生活设施。所以这些外来修士,便自发在城外结庐而居。反正都是至少周天境以上的高手,化灵期估计也没几个敢来前线凑这个热闹。对这些高手而言,建造一所简陋房屋,不过是挥挥手的事情。所以天玄宗也就没去管他们,只是明令不管多高修为,每个人都只能占据相同大小的一块地方,而且此地不许打斗。

  在这座小镇当中,卫易来到一座刚刚造好的小院。

  小院门口,有个早就感知到卫易气息的男人,早已等在那里许久。

  卫易见到男人之后,对这位只有周天境八重天的男人,躬身行了一个晚辈礼,男人则是笑着接受。

  这一幕,让周围许多能够感知到此地情形的人,都不由大吃一惊。

  要知道,如今的卫易,不光是修真界最强的三人之一,更是整个天玄宗的掌门。以卫易的身份,得是什么样的人,才有资格让他以晚辈礼相拜?

  人群之中,总归是有那消息灵通之辈,最终叫破了男人的身份,大家这才恍然大悟。

  男人便是早些年曾在咸安城做官,被大离官场戏称为‘许老九’的许鸣川。

  但至于卫易为何会对他执晚辈之礼,两人又有过怎样的交际,大家就一无所知了。不过显然,今日之后,恐怕大伙都要去拜访一下这位垂暮老人,想着是不是能借此和卫易拉近一些关系?

  不提院外那些人如何去想,卫易随着许鸣川走进小院之后,随手打出一道禁制,封绝了小院周围,禁止外部窥伺。许鸣川见此并不觉得意外,只是随手烧了壶茶,请卫易对饮。

  如今的许鸣川,已是须发霜白,垂垂老矣。

  多年之后再次见到自己这位便宜师父,卫易不由有些感慨岁月无常。许鸣川未达返虚,寿元大限也就只有五百年而已,如今已是寿元将尽。遥想当年,两人初见之时,许鸣川是何等的意气风发?然而时至今日,却只是一个寿元将尽的老人而已。

  有关许鸣川这些年的经历,卫易听说过很多,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。

  “老师您其实该来找我,若是能早百年的话,以老师的资质,再加上天玄宗的全力辅助,未必无望返虚之位。”

  对于卫易的话,许鸣川只是笑着摇了摇头,道:“找你做什么?再说,直到今天,我虽然人在这里,但却还是认为自己是大离的臣子。只是对如今大离的政策,心有不甘,所以宁愿留在这里,流尽最后一滴血。至于你所说的东西,我其实不大感兴趣。”

  见许鸣川这样说,卫易也有些释怀,不再纠结于此。

  而后,这对其实不曾有过太多交际的师徒,畅谈了起来,卫易也得以知晓更多许鸣川这些年来的经历。

  许鸣川当年入京之后,虽然在京城内有那位果然翁余福照拂,但却因为自身性情过于耿直,一直无法融入京城官场,自然也就一直升不上去。后来,在那场坤卢山和谈之后,两族战场被开辟出来,许鸣川便自请外调,调到了两族战场上任职。

  在两族战场上,许鸣川一直兢兢业业。百年以来,为大离和人族立下了汗马功劳。照理来说,以许鸣川的功劳和资历,早就该调回大离,担任某院的副院首,或是外调某地做一个辖制数十府的封疆大吏。但是,许鸣川却选择了一直留在两族战场上,谢绝了返回京城的机会。

  再后来,坤卢山事变发生后,大离在第一时间撤去了前线的高级官员。许鸣川其实也有撤退的机会,但最终,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