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3章百家之说(1 / 2)





  自当年远东易帜之后,乐家成了北方四界的共主。在乐家整体迁出远东的同时,昔日在远东修炼界赫赫有名的婆娑学宫,也走出了远东,开始在其他修炼界开设分支。

  这其中,尤以玉州的稷下学宫,最为有名。

  稷下学宫,因开设在玉州稷山之下,所以得名。稷下学宫最初是由婆娑学宫的一些夫子教习们,共同组建而成。但后来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之后,尤其是在乐桓主动授意,要尽可能的独立办学,和婆娑学宫彻底切割之后,稷下学宫就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了。

  稷下学宫,风格与婆娑学宫截然不同。稷下学宫没有门户之见,而是广泛吸取各种修行体系。在稷下学宫,几乎可以见到当世所有修行体系。一个正统符修和一个正统灵晶法宝修者,在学宫的擂台上切磋比武,这种事情在其他修炼界,几乎很难见到。但在稷下学宫,却十分常见。

  除了广纳各种修行之法外,稷下学宫还对各种思想持开放包容的态度。只要不是那种罪大恶极,劝人肆意为恶的思想,稷下学宫基本都容得下。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学宫风格,使得整个学宫内部,充斥了各种不同的思想,形成了一种极为诡异的局面。

  除此之外,稷下学宫设大祭酒一名,祭酒五名,负责学宫的日常事务。不管是大祭酒还是祭酒,皆由学宫夫子自行投票产生。就连玉州官方乃至议会,都无权插手。这也使得学宫内部,气氛更加开放,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。

  最开始的时候,大家都想不明白,乐桓为何会允许这样一个奇葩学宫的存在。在很多人看来,如果不能帮玉州官方培养人才,这样的学宫,开设起来又有何用?但经过百年之后的发展,大家终于开始渐渐发现,虽然玉州官方不曾对学宫本身设限,但学宫培养出来的人才,却反倒更多了,而且大多数离开学宫之后,都效力于官方。

  这不禁让很多人,就此感慨乐桓的先见之明。

  如今的稷下学宫,已经成了玉州的一处圣地,更是在整个修真界都赫赫有名。许多在其他地方难以容忍的思想,在稷下学宫这边,确实毫无限制。为了这些不同思想相互碰撞,学宫每个月甚至还会举办专门的论道盛会,让大家坐而论道。

  大家的思想可以截然不同,但却仅限于争论,不能动手。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返虚老祖,还是普通的炼气期学员,只要自己的道理说得过去,都可以前来辩驳论道。

  如此场景,倒是其他修炼界难以见到的。便是西漠那边,也做不到彻底无视修为,让一名炼气期禅修和一名返虚高僧正面辩佛。

  稷下学宫,今日迎来了一场极为重要的论道。

  其中一方,是来自西漠的高僧,吉藏和尚。吉藏和尚乃是禅修八脉之一,三论一脉的首座,是西漠有名的大德僧人,修为更是已经达到了返虚后期。这次吉藏和尚迢迢万里来到玉州,正是收到了稷下学宫的邀请,前来参与论道。

  而另外一方,却是个仅仅初入周天境的小修,名叫张尧,乃是稷下学宫最年轻的一位夫子。

  这次吉藏和尚前来,正是应张尧这位学宫夫子的邀请,前来参加稷下学宫的论道。

  当张尧写下那封邀请信,跨越不知多少万里寄往西漠,邀请吉藏和尚前来论道的时候,学宫内绝大多数的夫子,都觉得张尧是疯了。

  实际上,张尧前些年担任学宫最年轻的夫子,同样也被大家所质疑。要知道,张尧在修行一道上,并没有多强的天分,修为有限。唯一广为众人所熟知的,便是其创立的儒学,在学宫内受众颇广,但也仅限于此而已。不过,当时学宫的几位祭酒先生,在经过商讨之后,还是一致同意,将当时只有化灵期的张尧,升为学宫夫子。

  这件事,早些年曾在学宫内引起了轩然大波。要知道,很多周天境后期的存在,在学宫内也无法胜任夫子。一个化灵期的小修,如何能够胜任?

  但最终,几位祭酒先生,却愣是扛下了这些争议,丝毫不管学宫内其他人的抗议。

  所以之前张尧写信,邀请吉藏和尚前来论道的时候,大家更是觉得张尧疯了。一个普通的周天境小修,要一位西漠首座不远万里来自己这边,和自己论道,这不是疯了这是什么?当这封信发出去以后,曾有许多人等着看张尧的笑话,认为张尧是不自量力。可是等吉藏和尚真的如约前来的时候,所有人都傻眼了。

  今日这场论道,聚集了整个学宫上下,无数人的关注。学宫内的几位祭酒,无一缺席,全部观战于此。

  “今日论道,既是小子主动相邀,不若小子先抛砖引玉,以上一次向道友所提的问题开始,如何?”

  论道开始后,张尧率先开口。只是他的一番话,却瞬间让在场所有人为之一惊。

  道友?

  一个初入周天境的年轻人,和一个修行几百年的西漠首座互称道友?

  这人有毛病吗?

  然而对此,学宫的几位祭酒却并不以为然,甚至露出了一抹赞许之色。至于那位吉藏和尚,同样也没有在意此事,而且以禅修礼节对张尧执道友礼。

  这一幕,让在场无数学宫修者,都彻底惊呆了。

  这意味着,在吉藏和尚眼里,张尧是真正可以让他认可的道友。

  “百年之前,我家乡曾有一人,父母皆被贼人所害。请问道友,此人当以何法对此贼人?”

  这……就是这次两人论道的问题?

  在张尧抛出这个问题之后,在场围观的很多修者,都觉得有些诡异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。倒是一些学宫夫子,这一刻露出了沉思之色。

  “众缘所生法,即是无自性,若无自性者,云何有是法。”吉藏和尚缓缓道:“世间之事,自有缘法,一切恶果皆起自恶因。若想从根本上化解这一劫,需从根源去解。正所谓天下皆空,一切有色相皆为虚妄,世间仇怨,大抵是因此而起。若此人父母先种恶因,则身死则为果,亦为其子仇怨之因。欲了解此怨,首先需得放下……”

  随着吉藏和尚娓娓道来,在场大多数围观修者,皆是露出了叹服之色。

  以理服人,而非以力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