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9章了断(1 / 2)





  整个永和元年,从年初一直乱到了年尾。因为乐北亭、郑当中的死,整个修真界的战火被彻底点燃,天下无一处不起战火。

  便是号称不参与天下争霸的原陵曹家,也花了不少力气,清理内部。至于其他作为主战场的几界,就更是战火连天了。

  这种情况,一直到永和二年,依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。南方,天玄宗鲸吞两界之后,开始对两界进行无声的清洗。虽然表面上没有太大波动,但台面上的风起云涌,却从来不曾少了。

  雷州和两江的交界一线,随着离景原的到来,大离终于彻底稳住了阵脚。而天玄宗这边,则是派遣新晋名将王垂志,镇守临兰江。双方相互试探过几次,彼此都没占到太大便宜。

  如果再加上两剑山、落霞岛以及珈蓝寺这三家的话,两江西北、炎州东北的那座战场,竟是聚集了五位名将。

  北方,灵州战事因为姜怀水的死,而诡异结束。不过,此后的几个月里,灵州倒是迅速平定了下来。除了彻底取消了战部管辖权之外,灵州对于普通修者而言,倒是没有更多变化了。

  最激烈的,还是要数北方战场。

  乐北亭的死,被远东方面,彻底归咎于大离。这一年以来,虽然冰原并未取得太多实质性的战略进展,但北方的几座战场,却都打得翻天覆地,丝毫不输当年的中州血战。而且这一次,咸安城和冰雪神殿是全面开战。从中州边境到云州那边,凡是大离和冰雪神殿相接的地盘,就没有任何一处安稳的。

  死的人太多了。

  比起几十年前的那场中州血战,这场战争,绵延的范围更广,殃及的地域更大。

  没有人知道,从乾安末年开始,直到永和初年,这期间到底死了多少人,这本来也是没法统计的事情。因为战乱一起,不光战场上会死人,战场之外的平民,往往也会受到波及。但据后世史学家计算,永和元年修真界的整体人口数,相比乾安三十八年那场仙战之前,至少要下降了四成!

  是整个修真界,整体人口数下降了四成。

  当这个比例,放大到整个修真界的时候,那就真的很恐怖了。

  咸安城。

  离洛今日按时到保和院点了个卯之后,便直接回了王府。反正他在保和院这边也是虚职,若非离洛不想让老爹因此被外人诟病,干脆就连每十天一次的点卯都懒得来。

  在外人看来,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,离洛这位留川王之子,像是忽然开了窍一样,离开了闻道院,开始入朝为官。有留川王这样一位老爹罩着,离洛的晋身之路,自然是一马平川。皇帝陛下更是亲自下旨,直接将离洛擢升为保和院一等执事。享受同级别所有待遇,却又无需参与实职。

  然而从离洛本人的角度来看,那就截然不同了。

  一年多以前,他只是以一具化身在闻道院当中修行,真身则是远在最前线的战场上,厮杀历练。然而后来,当离景原决定率军死磕灵州之后,他就被彻底叫了回来,美其名曰‘保护他的安全’。

  所谓安全,无非就是做人质罢了。

  这一年多时间以来,离洛一直居于京城。除了按时去保和院那边点个卯之外,偶尔皇帝陛下还会召他入宫,让他陪练修行。一个周天境,去陪一个化灵巅峰修行,自然是不对等的。不过若是换成一个摄政王之子,陪皇帝本人修行,那就截然不同了。

  离洛的这份待遇,不知道让多少人眼红。

  不过,离洛自己却对此有些排斥。离洛这些年在军中打磨,也算见惯了人情世故。对于自己那位堂弟,离洛其实并不喜欢。不知为何,每次离洛和他相处之时,总会觉得这位皇帝陛下,内心深处隐隐有一种暴虐的情绪。

  就仿佛是一条隐藏在草丛当中的毒蛇,随时准备择时而起。

  相比之下,离洛还是更喜欢回到闻道院那边,去和苗夫子讨教学问。至少,在闻道院的藏书阁里,没那么多勾心斗角。

  “怎么?有心事?”

  苗夫子的一声询问,打破了离洛的遐想,让离洛惊醒过来。

  “做学问,最要紧的是静心二字。若是自己心里有别的念头,自然不可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,专心于学问。”

  苗夫子见离洛这个表情之后,便知道刚刚离洛的心思,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。虽说离洛如今一是保和院的一等执事,身份远不是苗夫子一个普通夫子能够比的。不过,苗夫子还是更愿意将离洛当成自己的学生,甚至是自己的晚辈。

  “既然有心事,不妨说出来,我帮你想想。我虽然常年在闻道院内研究学问,但外面的事情,未必就一点都不知道。”

  离洛抿了抿嘴唇,犹豫半晌之后,终于缓缓道:“福王今早派人来给我送了一份请柬,说是府上刚刚得到了一门有趣的功法,想要请我过去看看。”

  苗夫子‘哦’了一声后,问道:“是只邀请了你一个,还是邀请了很多人?”

  “应该……是很多人。”离洛其实也不太确定,福王到底今日都邀请了哪些人。不过,从请柬上来看,应该不止他一个。

  福王,离景宜。

  乾安先帝的长子,论辈分,当今陛下都要管他叫一声大爷。

  “我听说……福王最近在京中很活跃?”

  苗夫子再次询问了一句后,离景宜点头回答道:“能够让老师您都有所耳闻,看来福王殿下,最近这一年确实是风头正盛啊?”

  福王离景宜,生母不过是昔日宫中一名普通宫人。离洛对此有所耳闻,据说是当年乾安先帝在潜邸之时,某次酒后荒唐的结果。因为生母没什么背景,所以离景宜成年之后,哪怕明明比另外两个弟弟年长许多,但身后的势力却很单薄。

  相比之下,先帝离景平的生母,是京城四家之一的米家之女。能够给离景平提供的帮助,那就太多了。

  而这位福王昔日作为皇子之时,在朝堂上的口碑倒是也不差,以宽仁厚道著称。后来到了弘武年间后,福王便彻底隐退,不再涉足朝政。直到弘武末年,离景宜才终于再次站在朝堂上,插手朝堂政务。

  这就很耐人寻味了。

  “今日之事,你我权当笑谈。”苗夫子沉吟片刻后,缓缓道:“照理来说,一位前朝嫡亲王爷站在朝堂上,皇帝陛下又是幼主,本该相互忌惮才是。不过我听说,过去这一年里,陛下似乎和福王走的很近?”

  离洛再次点头。过去这一年,那位小皇帝和福王之间,确实来往不少。而且离景原知道,这种来往,绝非单纯的应付,而是真的对其青睐有加。

  这不合常理。

  “另外,我听说福王这一年多以来,在京中大肆招揽门客,其中不乏返虚期的高手。一个久居京城的前朝王爷,大肆招揽门客,这早已犯了忌讳,甚至已经不合礼制。司礼院那边,就没对此作出过什么反应吗?”

  “应该没有吧?”离洛摇了摇头,但语气也不是很确定。“至少,我没听说过司礼院那边有什么动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