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章皇姑山(1 / 2)





  在得知离平身死的消息时,玉州帅府方面,连夜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,商讨有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。

  作为北方四界最核心的决策之地,帅府的决策,将直接影响北方四界的一切。只是今日这场会议,注定极为隐秘,会议内容不可能被外人所得知。

  会议结束后,北方四界的各大高层负责人,就此离开了帅府。不过,有些身在玉州的高层,多半今日还是亲身前来参加会议。

  在大多数人都离开后,唯有一人被乐北亭留了下来。

  如今的远东经略使,吴兴权。

  “吴二哥,这次把你从远东那边请来,让大老远的来玉州一趟,辛苦啦!”乐北亭一边说着,一边拉起这位远东经略使的手,笑呵呵道:“趁着现在还有段时间,走着,咱哥俩喝点?”

  “走着!只要老七你愿意,我这个当哥哥的啥时候不陪着?”

  “哈哈哈哈!”

  乐北亭出身流匪,起自微寒,这已经是如今修真界人人皆知的事情了。除此之外,当年乐北亭还是流匪头目的时候,曾和另外七人结拜成了异姓兄弟。后来几人相互扶持,终成一代霸业,如今这亦是人人皆知的故事。

  如今的修真界,这份兄弟情谊,更是被无数人所羡慕。

  弟兄八人,皆是位高权重。

  在这八人当中,如今地位最高的,自然就是奉阳王乐北亭了。而除乐北亭之外,恐怕就要数吴兴权官身最高,也最受乐北亭信任。当年乐北亭独掌远东的时候,吴兴权就是奉阳城城主,兼经略使府长史,手握整个远东的财权。在整个远东一系,可以说是地位仅次于乐北亭的人。远东易帜之后,乐北亭直接兼任四界界主,吴兴权则是升任远东经略使,独掌远东的政务大权。

  帅府内,已经相识几百年的老哥俩,对面而坐。

  酒是温酒,人是熟人。

  “这些年其实一直想着,能把哥几个都找来,好好聚聚,可惜一直没时间,都忙啊!”

  乐北亭小酌一口后,感慨道:“如今哥几个也都算是一方诸侯了,反倒连个喝酒的时间都没有,这巴子的过得啥日子嘛?”

  对于乐北亭的牢骚,这位吴经略使只是点头笑笑。这么多年来,吴兴权一直喜欢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。不管乐北亭说什么,他听着就是了。

  “这次把吴二哥你请来,就是希望你能帮我暂代一下玉州这边的诸多事宜。离平死了,小皇帝登基,不趁着这个机会,拿下云州的话,那可就太说不过去了。”

  “咸安城那边,目前虽然还掌握着半个云州。但他们压力大,和云州的接壤的区域又相对狭小。那个麻烦的离景原,如今又已经离开了中州北线,回了咸安城。只要我们在中州两线施压,大离想要再调出足够的力量,难如登天啊。”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今日这顿酒,一半是为了叙旧,另一半也是为了谈一谈接下来的四界方略。大离当下正值国丧,不管是北方四界还是南面的几大圣地,想来都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。这样的局势之下,正是冰原彻底拿下云州的最好时机。

  云州,目前北方已经全部都在他们的掌控当中,南部则是掌握在大离手里。当下这个局势,大离能够让韩药师一直久驻云州,已是不易,不可能再抽调更多的力量来增援云州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只要能够想办法解决掉韩药师,不求干掉这位大离名将,哪怕只是逼他退出云州,云州之地,也就尽在乐北亭的掌握之中了。

  在这场极其隐秘的会议之后,北方四界的高层,开始纷纷行动了起来。中州北线和东线两座战场,一时之间阴云密布。虽然还有米晟这位名将坐镇边境,但局势确实是越发的恶劣了。

  至于乐北亭自己,在这一日之后,则和吴兴权等一众高层,秘密前往云州。

  南方,落霞岛和两剑山的联军,也再次有进犯之相,常年驻守炎州的老帅张香涛,根本无力脱身。

  战事,一触即发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咸安城。

  位于宫城之外仅一街之隔的文渊阁,一直被视作咸安城内的权力核心。文渊阁也就是所谓的内阁,阁内几位大学士,便是所谓的辅臣。只是之前百多年的时间里,文渊阁的重要程度似乎有所下降。这主要归功于乾安年间的那位首辅李砚山,一直不喜在文渊阁办公,而是常年久居文渊阁。后来的毅王离祚,入京之后直接住进了那座潮生园。所有需要首辅批阅核定的东西,一律也都被送往王府。

  这就使得过往两代首辅在位的时候,内阁显得有些名不副实。

  直到后来,离祚暴毙于前线,被贬多年的果然翁余福,重新回到中枢,这才让这座文渊阁重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
  今日,有个一道影子,不请自来。

  影首。

  “乐北亭要死了。”

  这位由墨貂寺分身化成的影首大人,刚刚进门,便说了一句让余福倒吸一口凉气的话。

  “我们影卫做的。”

  对于影首所说的这番话的真实性,余福不去考虑。这名咸安城高层最神秘的家伙,既然说出了这话,显然不会有别的可能。

  历代影首的真实身份,只有大离皇帝本人知晓。就算是首辅大人这种国之重臣,亦或是奉命摄政的离祚、离景原,也没有资格知晓。

  “我来告诉你这件事,只是希望内阁早有准备。另外,先帝遗命,此事暂时不可以让留川王知晓,消息只能由你一人知道。”

  这句话,再次让余福心中一紧。

  历经宦海多年摸爬滚打的余福,瞬间就想到了太多东西。

  只有他有资格知晓,这并不让余福感到意外,因为余福本就是内阁首辅,责任重大。提前知晓此事,确实能够占得许多先机,不至于出现太多变数。

  但是,为何瞒着那位刚刚奉命摄政的留川王呢?

  余福下意识的点了点头。都说当初留川王离景原,和如今的东海界主卫易、北方少帅乐桓之间,曾有结义之情。这件事,余福知道,是真的。

  如今大离正是离景原执政,如果在这个时候,大离伏杀了乐北亭……

  那么毫无疑问,离景原和乐桓之间,最后的那点情谊,也将荡然无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