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1章二师兄(1 / 2)





  当谷梁丰抵达鱼龙岛的时候,杨际已经先他十几天抵达。至于杜万里,本就身在杏花岛上,自然更加方便。

  在发现谷梁丰的踪迹同时,天玄宗曾通过诸多隐秘渠道,想要溯源而上,查找范梧的位置。奈何继承了姚老头所留下的这张天底下最大的情报网络的范梧,本身又是最顶尖的天机士。他想要躲,天底下恐怕真的没谁能够找到他。

  最终,天玄宗方面,也不得不放弃。

  对于范梧,卫易一直心存忌惮,而且比唐渭更加忌惮。两人同为当世最顶尖的谋士,但唐渭毕竟已经相识多年。所谓日久见人心,在这种人身上或许未必绝对管用,但总归还是能看出一些的。而范梧则是只见过一面,虽说当时在咸安城见面的时候,范梧曾经明言,未来会追随卫易,成为卫易的臂助。但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,在谋划什么,卫易是一点都看不明白。

  身为那个曾经让两座天下无数高手都深深忌惮的老人的关门弟子,不管范梧做出什么惊人之举,卫易都不奇怪。同样,对于这位范十段,卫易也实在是不敢如何信任。

  这种态度,也直接影响到了他对自己这名第一次见面的弟子的态度。

  “见过师父。”

  卫易上下打量了一下谷梁丰,后者并无任何慌乱,显得十分平静。

  “范梧之前送来过消息,说他替我收你做了弟子。当年咸安城那场仙战,我将最后一点万劫塔的残片留下,落入了你体内。”

  万劫塔残片,本身就蕴含了大气运。哪怕只是残片,本身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。

  如今已经跻身神境的卫易,虽然并非天机士,但却也能察觉到天地间的气运流转。此刻在卫易的感知当中,自身修为不过周天境初期的谷梁丰,在气运上却丝毫不输给宗门的两位纯阳老祖,甚至犹有过之。

  如今的天玄宗内部,若以个人气数排一个名次的话,卫易是当之无愧的第一。因为他本身就是东海界主,继承了神道气运,当世恐怕也就只有咸安城的皇帝离平,能够在气运方面超过他。单以气运而论,放眼两座天下,卫易都是当之无愧的世间第二。

  在卫易之后,便是身为掌门的叶朝归。作为天玄宗的掌门,自身气数与天玄宗的整体气数相合,自然不容小觑。而在掌门之后,正常情况下,便应该是宗门的那些顶尖高手,尤其是纯阳级别的老祖。他们的存在,于宗门而言,是真正的中流砥柱。

  但是现在,却出了谷梁丰这么一个怪胎。

  一个周天境修者,却比纯阳老祖的气数都要更加雄厚。而这种特殊的来源,正是源自于卫易当年打入他体内的那道万劫塔残片。万劫塔作为天玄宗的镇派仙器,本就有镇压调理宗门气数的能力,而且自身也携带着庞大的气数。如今这股气数,却与眼前这个年轻人,彻底合而为一了。

  这是卫易很难理解的一件事,他实在想不出来,范梧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。但显然,如今就算谷梁丰站在卫易面前,天玄宗也无法将万劫塔残片取出,将这股气数从谷梁丰身上拿走。而如果直接杀掉谷梁丰的话,且不说卫易心里那关能不能过得去,这样对天玄宗没有任何好处。非但不能增加宗门气数,反倒是会折损宗门气数。

  “不管范梧怎么说,我都会再给你一个机会。愿不愿拜我为师,你自己来决定。就算你不愿意,你也能加入天玄宗。只要在天玄宗内,担任宗门成员,没有人会对你不利。”

  在卫易提出这个选择之后,谷梁丰没有任何犹豫,直接低头道:“我愿意。”

  “好。”

  卫易倒也没如何意外。要是谷梁丰不愿意的话,估计也不大可能大老远的跑到东海来见他。卫易当下神识覆盖神殿周围,唤来了已经在岛上等候的杜万里和杨际等人。进阶神位之后,卫易的神识覆盖范围,早已超过千里,小半个鱼龙岛,都在他的神识覆盖之下。

  “虽然你们三人,各自因缘际遇不同,但都与我各有因果。从今天开始,你们三人,都是我座下弟子。杜万里为首,谷梁丰次之,杨际最小。”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卫易的这个决定,杜万里和谷梁丰没有任何异议。但是杨际却似乎并不服气,质疑道:“师父,为啥他排在我前面啊?他才刚入门啊!明明是我比他早入门才对吧?”

  卫易没心思在这种事情上多做计较。如果按入门的时间来算,确实应该像杨际说的那样。但如果是按相遇时间来算的话,卫易排的就没错的。三人拜入卫易门下的原因际遇本就不同,所以谁是师兄这件事,在卫易看来,也就成了一个完全没价值的糊涂账。卫易当下随意说道:“你要是不服气,就和谷梁丰出去打一架,谁赢了谁做师兄,我不管。”

  扔下这么一句话后,卫易不再搭理三人。至于三人接下来的落脚和任务,唐渭自然会替他去做。

  “姓谷的,是现在走着?还是收拾好住处了再打?”

  谷梁丰微微点头致意,轻笑道:“都行,随你。还有,我不姓谷,姓谷梁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很多很多年以后,当那个这方天地世道,已经彻底截然不同。杜万里成了当世最有名的医道圣手,开医道先河,被后世修者尊为一家始祖。

  但是在东海某片荒凉的海域,每隔三十年,便会有一场大战爆发。极少有人知道,大战双方到底是谁。更很少有人知道,双方因何而战。

  这样的大战,重复了二十多次以后。这一年,这片海域上,却是风平浪静。

  这一年,已经寿元将尽的杨际,按约来到那座两人约战的荒岛,却没有看到那个本该出现的人。只有一张简陋石桌,桌上有酒,周围有一阵刚刚消散的大道。

  于是杨际知道,这个和自己打了一辈子,却又年长自己一些的人,已经坐化于此地。

  自己似乎并没能够见到他的最后一面。

  心里忽然觉得空落落的杨际,一个人坐在石桌前,拿起那半壶酒,觉得对面好像还有那个人的影子,笑着和自己说‘你来晚了,所以我就先喝了半壶酒’。

  “和你打了一辈子,一路打到你成了天下第一,我就没打赢过。就连死,都让你死我前面了。”

  “算啦,就算你赢了,行不行?这辈子,就这样了。”

  “二师兄。”

  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