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3章曲水流觞(1 / 2)





  咸安城每年仲秋之时,会由闻道院牵头举行一场曲水流觞的盛会,广邀咸安城内学子。期间有六辩之说,分别为王霸之辩、文宗之辩等六辩,学子们可在会上尽显才智。他们的表现,将直接决定能否被某个大势力看中,招为宾客。

  简单来说,就是一场文人的比武大会。

  但文人的切磋,怎能如此粗俗?所以,便有了这场曲水流觞的盛会。

  这场盛会,规格极高。一般来说,京城米洛孙赵四大家族的当代家主,肯定会亲至。一些在京城叫得上名号的家族,家主也会得到邀请。主持这场盛会的,永远是闻道院的现任院首。除此之外,一般内阁至少会有两名阁臣到场。当年前朝首辅李砚山还在的时候,每年这位首辅大人几乎都会露面。皇族也会派一位足够分量的成员过来代表。如果是有太子在位的情况下,一般都是直接由当朝太子出面。

  不过,如今的咸安城新帝离景平,登基时间尚短,也未传出要立后的风声。至于子嗣,离景平现在更是一个都没有,自然也谈不上立太子。原本毅王爷离祚倒是够分量前来,既是皇族,又是当朝首辅,其实原本由他来最合适。只是这位向来以铁血治军闻名的毅王爷,向来不喜欢这些文人雅士之间的集会,所以从来没参加过。

  于是,内阁那边,就只能由次辅余福出面代劳。而皇族当中,则是派了一位辈分很高的老王爷。

  一场盛会,宾主尽欢。

  对于那些苦学多年的学子们来说,今日这场盛会,无异于是他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考。闻道院当中的这些学子,与寻常修者不同,他们的目标,不是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,也不是求那大神通者力拔山兮的盖世神通,而是入则为朝做官。

  如果说,一般修者的终极目标,是追求那万年已降也只有十四尊的仙位。那么这些学子的终极目标,可能就是当年李砚山那样,以一己之力弹压天下,做一个所谓的站皇帝了。

  学子们今日的表现如何,将会直接决定,接下来他们的去处。有些会直接入朝为官,有些则是被那些大家族选中,去某个大家族内做一名客卿。这两者其实并无高下之分,毕竟,就算是进入十二院,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去坐一坐那高不可攀的院首之位。能够进入一个大家族,成为这个大家族的客卿,身份地位,同样不俗。至于如何选择,那就要看各自的权衡利弊了。

  这场曲水流觞的盛会,历史由来已久,每年都会召开。就算是十年前那场仙战之后,也不曾中断,只是规模较往年小了许多。

  看着不远处那些顺水而坐的年轻才子,在京城四家当中以财力著称的赵家家主,忽然感慨道:“我记得十多年以前,那个叫晋攸的年轻人,便是在这场盛会上,第一次引来大家的注意。其实啊,如果不谈人品和治政能力,那位晋大才子,其实学识真的是可圈可点。”

  对于这位赵氏家主的评点,周围几位大佬,没有任何一人说话,但是大家却不约而同想到了很多东西。

  在次辅位置上连坐两朝雷打不动的余福,更是一阵怅然。

  这是个连他都觉得很熟悉的名字。

  这个名叫晋攸的才子,昔日在闻道院的时候,就曾被人公认以才学闻名。曾作出过‘虚负凌云万丈才,一生襟抱未曾开’的名句,当时传遍了整个离都。可惜,在当时的首辅李砚山看来,此人过于夸夸其谈。文章不差,但人品过于投机取巧,治政能力更是一塌糊涂,所以不愿意重用。

  但也正是因为李砚山当时对其评语甚恶的原因,李砚山死后,这位晋大才子又在离都受到了追捧。可惜后来好景不长,离祚接任首辅之位,当时很多闻道院学子,在京城各大家族的暗中授意下,齐聚涌金门外,示威抗议,这位晋攸晋大才子,便是其中的领头人。

  余福知道,当时晋攸的所作所为,其实都是如今在坐的这些大家族家主所指使,只是他们觉得比较好用的一枚棋子。后来随着离祚坐稳了首辅之位,皇族和这些大家族都各自退了一步,各自得利。这位晋大才子,自然也就成了一枚弃子。

  没了这些大家族的支持,又得罪了当朝权势滔天的毅王爷。这位晋大才子的下场,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。离祚或者余福,当然不屑花时间去对付这种小人物。但在他们的位置上,很多事情,哪怕他们不做,也会有人替他们去做。后来余福听说,那位晋大才子,还是选择入朝为官,结果却被直接外放到了玉州,做了一个七品小吏。前两年听说在玉州得罪了一位实权校尉,被人像拖死狗一样,用灵兽一口气拖着跑了几十里,彻底颜面扫地。

  余福忽然想起当年自己的老师,那位嘉裕年间的老首辅,还在闻道院教书的时候,曾对他们说过的一段话:“将来你们若是入朝为官,做人要正,做事要稳。不要太急,欲速则不达。”

  那位晋大才子,可不就是因为心急,急着站队,所以才落得今日的下场?若是一门心思只求学问,规规矩矩的做人做事,当下恐怕仍是前途无量。当然,若真是当时站队站对了位置,现在也会很好。可惜绝大多数人,选择站队的时候,都是站错了。

  人是如此,那么,当今天下的各大势力呢?

  次辅大人不再去想此刻眼前的这些青年才俊,思绪开始渐渐飘远,飘到更北的北方。

  作为一个乱世的次辅,余福不管要打理朝堂上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,更要真正为大离谋福祉,为百姓谋太平。

  可惜,这很难。

  御灵宗和天九宫的这次公开结盟,在修真界其实还属首次。至少对于两家圣地门派来说,这是第一次。签订攻守合一的掌门誓约,意味着这两家圣地门派,以后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守同盟。

  各大势力之间,相互扶持的事情,并不罕见。比如天玄宗和曹家,就近乎好的穿一条裤子。两剑山和落霞岛,更是联手拿下了炎州,逼得大离不得不主动退让。咸安城允许禅修一脉在京城建立了佛寺,甚至在御灵宗和天九宫联手进攻西漠的时候,派出名将米晟进逼灵州,为西漠分担压力。

  但是,不管是天玄宗和曹家,还是两剑山和落霞岛,或者是咸安城对西漠,都不曾建立这种捆绑式的关系。这种关系一建立,以后的御灵宗和天九宫,几乎可以当做是一家圣地门派来看待了。

  这真的会改变很多很多东西。

  原本在咸安城的既定规划当中,天玄宗和御灵宗这两家宗门,是相对特殊的。天玄宗的存在,是为了抵挡南方蛮荒的入侵。这也是为何当初天玄宗复派之时,大离未曾阻拦,甚至在暗中给予一些帮助的原因。而御灵宗,则是大离在既定策略当中,用来抵挡冰原的挡箭牌。如果冰原将来所有不轨,想要南下,首先需要面对的,就是御灵宗这个圣地门派,而非直接面对大离。

  但眼下的御灵宗,还能挡得住冰原吗?或者说,能给冰原方面,带来多大压力?

  余福突然叹了口气。如今这个时代,整个修真界都是乱象纷呈。很多事情,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就像这次的五原城之战,之前就谁都没想到,也没做出过任何预案。而这一战导致的余波,则异常深远。

  显然,这一战之后,咸安城方面,需要重新规划很多东西。但是如今的咸安城,少了李砚山的咸安城,想做这些,真的不太容易。

  “我听说,前些日子,闻道院内,有两位学子因情生恨。其中一人被横刀夺爱之后,想要报复,于是便趁着对方如厕之际,将茅厕给炸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