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4章只待今日结束(1 / 2)





  除夕当日。

  故老相传,年祭的诞生,是因为上古时期,大离皇祖带领人族崛起的过程中,曾经斩杀过一尊名为年的大敌,经过一场血战后取得了胜利,自然要纪念一下,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年祭。也有人说,那个大敌,名字叫夕。所谓除夕,便是指除去了夕。

  真相如何,不得而知。

  就算是记载了一万年来所有皇族事情的宗正院,对于万年前的事情,也知之甚少。上古时候的历史,因为太过遥远,也因为那时或许还没有成型的史书记载习惯。所有的一切,都是空白的。

  不过,年祭这个日子,在后世倒是越来越重要了。

  一大早,按照咸安城这边的规矩,卫易给几位宗门前辈都行了礼。咸安城这边,不但初一需要拜礼,除夕当天也规矩繁多。卫易倒也不介意入乡随俗,反正就当讨个好彩头呗。

  至于曹圻,昨夜看过烟花之后,则是已经返回了曹家驻地,今天肯定不会出现。除了这两天事情比较多之外,最重要的是,按照原陵那边的规矩,未出嫁的姑娘,除夕和年祭当日,都必须留在自家。

  再之后,整个天玄宗驻地,开始极速运转起来。而盘山真君,则是带着数位返虚老祖,以及包括卫易在内的一应使团重要人物,前往那座皇宫。

  今日,皇帝陛下会在宫内举办一场难得的盛会,几大圣地的使团都需要出席。就连那些一流门派的使团,也需要派出代表参加。这场宴席会一直持续到深夜,各大使团会和皇帝陛下,以及一种朝堂重臣,会一起守岁。直到过了午夜之后,才可散去。

  卫易一直在猜测,咸安城方面做出这种布置,是不是害怕会出什么问题?将各个使团都召集在皇宫,可以最大程度上控制局面?

  对于普通的离都百姓而言,今天只是一个比较盛大的节日。但是对于咸安城高层来说,尤其是那位皇帝陛下,可就完全不同了。

  今年是万年之期的最后一天。

  简单来说,在今天午夜之前,皇帝陛下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共主。哪怕几大圣地自身实力再怎么强大,内心再怎么讨厌咸安城,这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。这是这方天地给予的位格,万年之内都无法更改。

  但是,过了今天之后,皇帝陛下便只是大离皇帝陛下,而非整个修真界所有人的皇帝陛下了。至于几大圣地,或许会因为种种原因,暂时仍然尊大离为天下共主。但是从长远来看,几大圣地的彻底独立,已经成了定数。

  若想下一个万年,大离能够继续维持天下共主的地位,继续保持这个人皇的位置。唯一的办法,就是下一个成就仙位的人,必须得是出身大离皇族。

  大家都在等。

  所有人都在等,今天之后的天地,到底是个什么样子。

  而明天那场年祭仪式,某种意义上来说,正是大离皇帝昭告天地,人皇就此退位的仪式。自此之后,大离皇帝再非人皇,而是单纯大离直辖十界的皇帝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几大圣地这次才会不约而同,全部派来使团,见证这个时刻。

  以盘山真君为首的天玄宗一行人,一共有十余位。在一名身穿深红官衣的貂寺带领下,缓缓由大安门进入皇宫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离祯微微有些失神。

  今日这场宴席,既是他登基以来,最盛大的一场宴席,同时也可以理解成一个时代的谢幕之宴。

  在他登基之初,就已经知道,自己注定会成为今天这个角色。而且他有信心,未来给他三百年时间,他或许就能带领大离,开辟下一个万年。

  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,离祯还是难免有些怅然。

  “陛下,使团们都已到齐,陛下该去上殿了。”

  皇后娘娘轻轻开口,让离祯回过神来。大约是看出了离祯心底那抹不安,皇后娘娘只是嫣然一笑,然后轻轻施了个万福。

  好像只要她在身边,自己就觉得很安心啊?

  离祯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,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对她有了这种依赖的?是当年在闻道院一见倾心?还是两人大婚的那一天?亦或是她被册封为皇后的那一日?

  这么多年,离祯已经渐渐习惯,由她打理自己的很多事情。有她主持的后宫,从来不用他操心半点。

  “今天,我们同去前殿,朕要你和朕一起,最后一次接受他们的朝拜。”

  离祯忽然攥住了这位米家皇后的手,深情款款。这倒是让皇后娘娘大为意外。

  “陛下,这不合礼制。”

  “去他娘的礼制!如果于礼不合,那朕就下旨让司礼院改改规矩就是了!”

  这话说的……真特娘的霸气。

  不过整个天下,大概也只有离祯一人,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了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作为当朝内阁当中的二号人物,同时也是当下庙堂上最大一座山头的果然翁余福,今日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官服。

  用余福自己的话来说,就是新年穿新衣,要讨个喜气。

  最近两年,随着前首辅李砚山的倒台,离都朝堂上风云变幻。之前权柄最盛的李党,轰然倒塌,门人或接连贬黜,或外放他用,已经烟消云散。而新上任的毅王爷离祚,又是一个慎独的性子,从不结党。那些本来想着离祚上台之后,过来攀附一下的权贵,就只能碰了一鼻子灰回去。

  所以,由余福领衔的余党,一下子就成了庙堂上最大的山头。就算老谋深算的庆王爷,在朝中似乎也要逊色一筹。

  果然翁,果然是更加老成持重啊!

  在李砚山案发之后,大家原本以为,为了制衡朝堂,陛下会对余福同样稍微打压一下才是。可是谁又想到,这两年陛下非但没有打压余党,反倒对这位次辅大人更加倚重了。因为离祯出身军方的缘故,对于很多朝堂庙算,确实有心无力。这些事情,多半就只能由余福来打理。

  因为余府所在的东临街,就在皇宫边上,所以,哪怕今日大宴极为重要,余福也用不着出门太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