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三十三章小和尚和老和尚(2 / 2)

  他曾见过,有女子自己卖身烟花之地,做那皮肉生意。然而所赚灵钱,却只是为了养活自己那刚刚满月的孩子;

  他曾见过,某位在咸安城身居高位的大官老爷,为了自己的清名,心甘情愿亲手打杀了自己当街杀人的儿子;

  ……

  于是宝静渐渐发现,那些自己能够倒背如流的佛家经典,似乎可以解释这些事情,却不能解决这些事情!

  终有一日,宝静疯了。

  当时的宝静,已是周天境后期的修为,一位真正的佛门罗汉。但是,却疯了!

  最终,老和尚解空找到了他,然后亲自将他带回了珈蓝寺。

  回到珈蓝寺后,半疯半傻的宝静,便坐到了寺内一株菩提树下,一坐就又是百年。直到枯坐百年之后,宝静忽然睁开了眼睛,再然后,便一步入了返虚,成了一位佛门菩萨。

  但是,成了佛门菩萨的宝静,却与当年大不相同。他悟出了一套专属自己的佛法,与禅修八脉的思想,都背道而驰。当时净土一脉,无数大德高僧,包括解空和尚本人,都无法在辩佛一事上胜过宝静。甚至有几位禅修,在和宝静辩佛之后,自身道心崩溃,竟是信奉其宝静的佛法来。

  成为菩萨之后的宝静,成了寺内很多禅修眼中的异端。至于他的那套佛法,更是被大家视作歪理邪说,一度扬言要镇压了他。

  被寺内禅修如此对待的宝静,当日只是哈哈大笑,然后离寺而去。

  自此之后,净土寺内少了一位菩萨,西漠多了一位妖僧。他杀生、贪财、嗜酒,甚至还娶了个媳妇。如果只是这些,他最后的结果,或许只是被西漠某位真正的大能前辈,直接以大神通镇压,自此之后,再也无法见天日。甚至有很大可能,出手镇压他的,就是他的师父解空和尚本人。

  但是!

  宝静和尚,每次犯戒之后,都会留在原地,只等有大德禅修前来与他辩佛。而最终,每次辩佛之后,总是以宝静和尚的佛理更胜一筹。在那百年当中,西漠不知道有多少大德高僧,被宝静辩的陷入疯魔。更有很多禅修,在听过宝静和尚的辩佛之后,竟是直接改信了宝静的佛法!

  这是整个西漠,都无法容忍的事情。

  但问题在于,宝静虽然将佛门五戒犯了个遍,却无任何一位高僧,能够通过辩佛将他驳倒,证明他是错的!

  明明犯了戒,但他却是对的?如果不将宝静和尚驳倒,那么就算珈蓝寺动用不空禅杖将其镇压,也一样是徒劳无功。而在辩佛一事上,却始终无人能真正胜过他。这就使得当时的整个西漠禅修高层,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。

  这期间,身为师父的解空和尚,每年都会去找宝静辩佛。但是结果,往往都是以宝静胜出而结束,解空和尚从未胜过一次。

  再然后,就到了当年那场著名的八脉辩佛。

  在那场辩佛当中,宝静以妖僧的身份,进入那座禅修祖庭,独自面对八脉的禅修,与之进行辩论。那场辩佛,整整持续了十天十夜。最后的结果,仍是以宝静的胜出而结束。当时几位参与辩佛的高僧当中,甚至有人直接当场坐化。

  但是,就在那场辩佛即将结束的时候,当时的前代珈蓝寺老主持,开口问了宝静一个问题。

  “昔有二僧,一贫一富,欲往珈蓝而朝。贫者,托钵持杖,之身而来。富者,耗亿万资财,先置己身,再置一路所需之物。此二僧,孰先至珈蓝?”

  对于这个看起来和佛法很没有关系的问题,向来辩无不胜的宝静,却是在枯坐了三日之后,也没能够给出答案。

  最终,宝静和尚只得下拜认输。

  那场辩佛,也成了禅修历史上,最为有名的几次辩佛之一。至于那场辩佛之后的结果,那位提出了问题的前代主持,在那场辩佛之后,不知是何原因,直接坐化于当场。而那位妖僧宝静,据说则是被珈蓝寺镇杀了。再之后,随着那位前代主持坐化,如今执掌珈蓝寺的那位好好禅师,便成了当代的珈蓝寺主持。

  只是极少有人知道的是,当年那位宝静和尚,其实并未真的被直接镇杀,而是自行流放到了远东,然后在远东界内开始传法。只传佛法,却不传神通。

  再之后,就是远东的故事了。

  至于那位曾经对宝静和尚百般呵护的解空大师,后来执掌了净土一脉,自身也成了当时西漠仅有的几位佛陀之一。直到数十年前,坐化于净土寺内。

  最后,解空和尚施展轮回转世之法,度过胎失之迷,保留了昔日作为解空的七八分记忆,成了如今的恒秀。

  “这些年,你在远东做的很好,真的很好。”

  小和尚恒秀,再次身后,摸了摸老和尚的那颗光头,说道:“自转世之后,这些年我以恒秀的身份,将你这个弟子当年走过的路,又走了一遍。师父我现在只能说,你的佛法佛理,未必全对,但却是不能说是全错。”

  “当然,不管是哪一种佛法佛理,归根到底,总是一种智慧。既然是智慧,便无高下之分。我想就算是祖师在世,对于我的这句话,应该也是赞同的。”

  “能够在远东这等末法之地,别开生面,让更多的人心存善意,这就很好了。”

  已是暮年的老光头,想要开口说些什么,但却看到恒秀摆了摆手,摇了摇头。

  “师父我不想和你辩佛,也自认辩不过你。但那又何妨?我到底还是你师父,这就很好了。”

  “我们师徒今日能再见面,本就是一场缘分……要不……小和尚恒秀摸了摸自己的那颗光头,有些犯难道。按照俗世的规矩,是该喝些酒的。要不,你喝,师父我看着?”

  “好嘞!”

  已经几百岁高龄的宝静和尚,笑容灿烂的像个孩子,一如当年刚刚入寺一样。他随手取出一坛子酒,拍掉上面的禁制,不再正襟端坐,而是侧过身,和小和尚恒秀一起,一边看着初生的朝阳,一边大口饮着美酒。

  许久之后,当灵酒被喝光之后,老光头起身,朝恒秀和尚再拜,然后离开了这座小岛。

  望着如今在禅修内部,早就可以被尊称为一尊佛的弟子,恒秀忽然呢喃道。

  “神瑞肇兴,如有高贤当胜起;运光再耀,实缘久暗必重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