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八十九章春兴湖畔的李寡妇(1 / 2)





  “远东乐北亭昨日信:鉴于远东卫道军战部空饷情况严重,拟拆除原有建制,重新组建番号。”

  “准。”

  “乐将军还来了战部改制的详细计划,以及接下来远东甲等战部的换防细则,大人是否过目?”

  “不必了,直接发往保和院。”

  “潇湘经略使信:潇湘北部重华、绫余七府遭遇重大旱灾,预计今年灵谷减产四成以上。潇湘方面请求援助,希望能从五原南部调集灵谷。”

  “驳。”

  “天工院今年上半年的晶炮炼制已按计划完成,请求大人后日莅临检查。”

  “不必了,其他几位大人去吧。核准一下,确定数量没有偏差之后,直接往各地卫道军战部。还有,告诉他们,这次端碗的时候,要多往远东偏一偏。乐北亭申请的条件,能满足的尽量满足。”

  咸安城郊外,一处巨大的庄园内。

  庄园内翠绿竹林之间,微风偶起,吹的翠竹摇曳,传来一片‘沙沙’声。再加上不远处竹林深处,那些充满艺术感到不像话的雕栏画栋,精致之中,更显大气。而这片面积极大,自带如此一大片竹林庄园,正是建在一方湖边。湖面平滑如镜,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,映照着天上的云朵,简直如画一般。偶尔有一两尾锦鲤跃起,搅动两朵水花,平静的湖面顿时如同一面破碎的镜子一般,泛起阵阵涟漪。

  在湖边,有个头微显白丝的老先生,半靠在躺椅上,手里不断摩挲着一小块青石。

  除了手上摩挲青石的小动作外,老先生简直不动如山,就如同湖边那块千年未动的大青石一般。偶尔睁开眼睛,眼睛里却尽是深邃。而在他身边,一个中年儒士肃穆静立,小心的奏对。至于奏对的那一件件听上去,动则几府一界,简直大的没边了的大事。在这位老先生和中年儒士的嘴里,却仿佛是晚饭要不要多放一勺盐一般。

  大约奏对了小半个时辰之后,中年儒士停了下来,不再说话。

  然而中年儒士静立了好一会儿之后,却并没有听见和往常一样的那一声‘下去吧’。这位老先生不开口,他自然也不敢擅作主张离开。哪怕此刻这位老先生紧闭双目,似乎已经轻轻睡去一般,中年儒士依旧不敢有半点动作。别说叫醒老先生,或者径直离开了,就连呼吸声都被强迫压了下来,生怕打扰了这位老先生酣睡一般。

  小心翼翼的中年儒士,不敢擅自做出任何举动,更不敢擅自离开。唯一能做的,就是继续站在那里,一句话都不说,一点声音都不出。只是这样一来,中年儒士就算修为不低,可身上的不自在,肯定是难免的了。他只能轻轻歪过头,将目光投向面前那片水域。好在湖面风光秀丽,秀色可餐,尤其是从这个角度看这片景色,机会更是极为难得。中年儒士望着远处的湖光秀色,亦觉得心旷神怡,完全沉浸进去。如此一来,注意力被转移,倒也不算那么难捱了。

  这片水域名为春兴湖,是离都郊外一处极为有名的所在。尤其是清晨时分的‘春兴旭日’,更是被称作离都八景之一。春兴湖畔,观旭日东升,千年以来,不知有多少闻道院的学子驻足湖边,以此为题,写下一片片华丽辞藻,流传于世。观春兴旭日而作文,这甚至已经成为了闻道院学子的一个传统,一个固定的题目。

  中年儒士早年其实也算是出身闻道院,只不过在闻道院呆的时间并不长而已。他作文的本事,稀松平常,实在是写不出什么名震离都的大作。单以行文成赋的本事而言,在一些文采惊艳的同期学子眼里,这个原本身份低微的外乡佬,简直连他们多瞧一眼的资格都没有。

  一想到当年在闻道院的诸事,中年儒士瞬间便回忆起了很多。他想到了当年在闻道院的苦读修行,想到了那些天资卓绝的同期学子对他的不屑一顾,想到了当年刚从闻道院毕业,他被大人点中的时候,多少同学心中嫉羡却又不情愿的特意来与之交好。再到后来他进入通政院后,却只是一个最底层的小小行知,无人问津。

  当年离开家乡,远赴万里之外,何等雄心壮志?可是进入通政院后,却只能做一个整理公文的最底层行知。眼看着当年和自己同时走出闻道院的学员们,一个个步步高升,施展自己的抱负和志向。

  个中悲凉,唯有自知。

  “敬之,今日公务可还算繁忙?”

  中年儒士正在浮想联翩,耳边忽然传来老先生的一句问话,让他瞬间从回忆中脱离了出来。

  “尚有几份来自蜀州的公文不曾整理。”

  中年儒士回答的战战兢兢,他不知道,这位老先生竟然会如此问话。

  “那也还好,蜀州的事情,没什么要紧的,晚些也不迟。”老先生忽然起了下身,冲着旁边指了指,对中年儒士继续说道:“去搬个凳子来,跟老头子说说话。”

  “这……”中年儒士一时语滞,不知道这位老先生又在想着什么。不过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失态,不敢拒绝这位老先生的话,小心翼翼的取过一个凳子坐下,心里却冷汗直流。

  尽管这位老先生看起来和颜悦色,躺在靠椅上的样子,简直和普通邻家大爷闲暇时,打谷场上晒晒太阳没什么不同。可中年儒士依旧不敢造次,更不敢有任何规矩的逾越。

  在这位老先生面前,放眼整个天下,十七修炼界内,又有几人敢于造次?

  “这春兴湖的景色,还好吧?”

  “春兴湖的景色,向来闻名天下,自然极好。”中年儒士小心回答着,更不敢多加言语。

  “好是好啊!老头子我天天在这儿看着,都不觉得腻。”老先生手里不断的摩挲着那块青石,“可就是有一条不好,你说老头子我这么大年纪了,还一个人站着这么好的地方,是不是会遭人恨?”

  “大……大人……”中年儒士闻言,心中顿时一懔,不知道老人意欲何指,赶忙道:“大人劳苦功高,为天下诸事日日操劳,此地又是当年先帝赐下……”

  “敬之你啊,就是想太多啦!”老先生忽然挥了挥手,打断中年儒士说话。

  “谁让你说这些了?”

  中年儒士顿时冷汗直流,他反复揣测着方才大人的几句话,想要找出其中的关键。他其实也一头雾水,搞不清楚一向少言寡语的大人,今天跟他说这个是什么意思?

  好在老先生并没有继续说什么,只是半眯缝着眼睛,看着面前的平静湖面。这让中年儒士心里稍稍放下,继续正襟危坐,也同老先生一块看着面前平静的波澜不惊。

  至于在老先生面前的战战兢兢,中年儒士倒是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。

  开玩笑,在大人面前,放眼天下,敢于平等相交的,又有几人?

  这位早年被先帝定语为‘平素少言寡语,朝臣之中,最有静气,每逢大事,思量之深,更如妇人’,所以私底下又被人叫做‘李寡妇’的大人。大离年号换成了乾安二字之后,又以通政院院首之位,奉上命组阁,离都朝堂之上曾有人诲之为‘站皇帝’。在离都轻轻一脚躲下,恐怕整个修真界都要地动山摇!